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文化 > 新闻内容

中国江西杨派风水

时间:2022-09-29 14:33:20  来源:  作者:admin  浏览量:

  中国风水(杨派), 风水讲座风水术又称为堪舆学、相地术、地理、相宅术、青乌、青囊术、形法等。是中国古代方术重要的组成部份,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风水术其实就是论述和指导人们选择和处理住宅(阳宅)与坟地(阴宅)的位置、朝向、布局、营建、择日等一系列的主张和学说,是选择居住环境的一种术数。 堪舆:堪为天道,舆为地道。风水一开始就与天文历法、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风水术的两大特征。 相地:是指观察地理形势。 青乌:得名于汉代相地家青乌子,又称青乌先生。 青囊:得名于东晋郭璞所得青囊九卷而著的相地术经典《青囊经》。 但在我国民间,多称为“风水”,而把操此职业者称为“风水先生”,由于风水先生要利用阴阳学说来解释,并且人们认为他们是与阴阳界打交道的人,所以又称这种人为“阴阳先生”。 “风水”一词始见于东晋郭璞所著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故后人尊郭璞为风水鼻祖,而有传承的风水派系内却都尊九天玄女为阴阳院(风水门)的宗师,因为传说九天玄女为帮助黄帝战胜蚩尤,解救百姓困苦而传授于他玄学术数,其中就包括风水术。 风水术中重要的几大元素是: 风:空气流动的现象。 水:水流。 气:地气与空中肉眼看不见的些子之气。 另外还有龙、砂、穴、水、坐向等等重要内容。 在我国古代有文化的人一般都懂得风水,很多大官贤达甚至精通风水,纵观历史,先秦是风水学的孕育时期;魏晋南北朝,风水学得到传播;宋代是盛行时期,明清是泛滥时期。近代历史中,风水学在旧中国十分盛行,在解放后与文革时期,我国的风水学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与破坏,但在民间实践中,仍有潜在的高人与风水学运用的市场。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学的发展,国际上对风水学的重视,风水学这门古老的科学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先贤云:卜筮不精,条于一事;医药不精,害于一人;地理不精,倾家灭族。可见风水术在人们心中所占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所以,风水术其实是一种传统文化观,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同时也是调整和改造命运的最高玄学。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环境景观学、自然生态建筑学、天体运行方位学等的一门综合类科学。 中国风水,则是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灵台地理的杨筠松, 偶得《禁中玉函秘术》逃到江西赣州。从此在赣州传宗结派,门生盈盈,其主要特点 是选取天地生成的山川形势,定向位,强调龙、穴、砂水的配合,因为子孙的形体是 父母及祖上所遗传的一部分。父母的骸骨如果能得到天地生成的山川之生气(龙气) 的养护,从而使后代子孙得到荫护。这是现代科学都能解释的一种血缘关系的反馈。 自此之后,风水才在民间广泛流传,中国风水发源于江西赣州,因此,全世界各地都 以“赣州地理”或“江西地理”而著称。也称江西形势风水,也称为江西杨派风水。 自此,江西赣州的风水人才辈出,许多名人名家荟萃在江西赣州:杨筠松祖师,也称 救贫仙人,为南京、上海的开基之祖师。赖布衣为广州、香港的开基祖师,以及唐九 仙、刘江东、廖禹等概是江西赣州人氏。 我们江西杨派风水最为注重于天地生成的山川形势,讲究藏风得水,定向位,以 龙、穴、砂、水为风水之大纲,这是风水的本意,也是风水的祖宗,其影响最广最深。   龙、穴、砂、水是天地生成的,而人为的理气则是后天性的补救。就象一个人 天生就是痴呆,而后天人为的不管用什么高等教育都无法改变其痴呆一样。古人云: “生龙口边随便墓,也会大发一场”。由此可见寻龙点穴的重要性。但当今众多风水 术士则一味强调后天的人为理气,而把天地生成的山川形势抛却一边而不顾(如一些 住宅、单位、企业建造时不注重选址,建起来之后,不管用什么方法调整,总是一败 涂地),这是当今风水发富不准的原因。据先人所传及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天地生 成的山川形势的好坏对人的影响占80%以上,而后天人为的理气对人之祸福只20%左 右,由此可见,操作风水的关健在于寻龙点穴。因此操作阴风水(祖坟)首选来龙气 势,要龙真穴的山环水抱、水口严锁紧密,方能使后代子孙发福发贵。作为阳宅,不 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高层建筑,企业或单位都要首选四周环境,而后再在内部进行 布局,方能获取全吉。   天下的山川形势,千变万化,无一相同。再加上当今住宅、工厂、单位、企业的 建筑结构,造型更是日新月异,千姿百态,这就更加要求我们风水术士有高深的风水 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去将这些百态万千的环境有机地与人们的生活环境融洽起来, 从而使人们达到福寿康宁的目的。如果只有过硬的风水理论,而无实地操作经验,只 能成为风水理论家,而永远成不了明师。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多的实践,涉 足天下的山水、名坟、名宅,方能成为出口有准,富贵在你掌中的明师。

  阴阳宅风水之气

  气,在古代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唯物论者认为它是构成世界本原的元素,唯心论者认为它是客观精神的派生物。先哲普遍认为,气无处不存在,气构成万物,气不断运动变化。《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宋张载在《正蒙·太和》云:“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气,在风水术中是一个很普遍、很重要的概念。有生气、死气、阳气、阴气、土气、地气、乘气、聚气、纳气、气脉、气母等等。气是万物之源,气变化无穷,气决定人的祸福。人要避死气、乘生气,就得请风水师“理气”。“理气”是十分复杂的,要结合阴阳五行、实地考得“旺象”,才能得到“生气”,有了“生气”就能富贵。

  因此,风水术实际是“相气术”。

  风水术以气为万物本源,《管氏地理指蒙》卷一《有无往来》云:“未见气曰太易,气之始曰太初。……一气积而两仪分,一生三而五行具,吉凶悔吝有机而可测,盛衰消长有度而不渝。”这就是说,世界是从无(未见气)到有(气之始),气是本源(一),它分化出阴阳(两仪),又分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行),这些物质的盛衰消长都有不可改变的规律(有度而不渝),并且有了祸福(吉凶悔吝),这些祸福都是可以预测的。这段话,是对《周易》“太极说”的发挥,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色彩。 风水术认为,气是无穷变化的,它可以变成水,也可以积淀为山川。明代蒋平阶在《水龙经》论“气机妙运”时说:“太始唯一气,莫先于水。水中积浊,遂成山川。经云: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子。气行则水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也。夫溢于地外而有迹者为水,行于地中而无形者为气。表里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气趋东趋西,即其水之或去或来而知之矣。行龙必水辅,气止必有水界。辅行龙者水, 故察水之所来而知龙气发源之始;止龙气者亦水,故察水之所交而知龙气融聚之处。”由此可知,山脉和河流都可以统一于 “气”中,寻找生气就是要观察山川的走向。

  风水术还认为,气决定人的祸福。有土就有气,人生得于气,人死归于气。郭璞《古本葬经》论述得很详细:“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内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丘陇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这一段话,可谓风水的总纲,而这个总纲的核心是气。由手段话,我们可知风水师对气的总看法:生气是一元运化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地无此则形无以载。生气藏于地中,人不可见,唯循地之理以求之。葬者若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则能得福。父母骸骨为子孙之本,子孙形体乃父母之枝,本与枝相应,得吉则神灵安、子孙盛,这叫作“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不论是阴宅还是阳宅,都要注意乘生气、避死气。《黄帝宅经》云:“每年有十二月,每月有生气死气之位。……正月生气在于癸,死气在午丁;二月生气在丑艮,死气在未坤;三月生在寅甲,死气在申庚;四月生气在卯乙,死气在酉辛,五月生在辰巽,死气在戌乾;六月生气在已丙,死气在亥壬;七月生在于丁,死气在子癸,八月生气在未坤,死气在丑艮;九月生气在申庚,死气寅甲;十月生气在酉辛,死气在卯乙;十一月生在戌乾,死气在辰巽;十二月生气在亥壬,死气在已丙。”这是说,每个月都有生气和死气,具体的方位,则是罗盘上用八卦、天干、地支表示的方位。风水先生看地时,手持罗盘,首先看清本月中生气和死气所在的方位,以生气方位动土为吉,以死气方位动土为凶。

  因此,“理气”是风水术的关键之一。风水师认为,理寓于气,气固于形。形以目观,气须理察。天星卦气,为乘气之法则。以伏羲先天八卦配合阴阳,以文王后天八卦推排爻象。以内卦为天地日月,六十卦为阴阳气候。以各卦之下配分六十花甲子,并纳五行,取其旺相,以合卦气,这样可以推知万事万物只要理气适宜,乘生出煞,消纳控制,精辨入神,就可达到相的目的。

  此外,又有望气说。宋黄妙应《博山篇》云:“既明堂,要识堂气。一白好,五黄好,六白好,八白好,九紫好,此为五吉。又忌四凶,二黑宜忌,三碧宜忌,四绿宜忌,七赤宜忌。”这种吉凶划分,不知依何为据。明缪希雍《葬经翼》有《望气篇》,云:“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蔼蔼,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未休。云气不腾,色泽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零落,水泉干涸,如是者,非山冈之断绝于掘凿,则生气之行乎他方。”据风水师说,望气可以知道朝代更替、官场人事、家业兴衰。卦建社会的统治者很相信望气说,其实,这是毫无依据的。

  阴阳宅风水之阴阳

  明阳本指日照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用以说明万物的本源,说明相互对立和相互消长的情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本府也。”人们将万事万物都归于阴阳两个方面: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至为阳,去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速为阳,迟为明;昼为阳,夜为阴;等等。

  风水术以阴阳解天地,《管氏地理指蒙》卷八《阴阳释微》云:“混沌开辟,江山延衰。融结阴阳,磅礴宇宙。冈骨既成,源脉已透。以钟形势,以通气候。以清以浊,以奇以偶。精积光芒,呈露星宿。以孽衰微,以孕福寿。”又说:“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并且说阴阳之气不得有损伤:“阴阳之气出于天造,非人力所能成。一有增损,不但无益,且所以伤之也。肤腠割之,小者耳鼻伤之,大者伤至于丹元,则无用矣。”依照这个观点,风水先生很忌讳挖山开塘,以为伤了阴阳之气。

  风水先生又认为,人是由阴阳二气派生出来,因此,人要适从于阴阳,不得违背阴阳,顺者昌,逆者亡。俗语云:“大门朝南,子孙不寒;大门朝北,子孙受罪。”南为阳,北为阴;住宅朝南,为阳,有吉。住宅朝北,为阴,有凶。

  相地点穴离不开阴阳。空石长者《五星捉脉正变明图》指出:“太极既定,次又分其阴阳。晕间凹陷者为阴穴,晕间凸起者为阳穴。就身作穴者为阴龙,宜阳穴。另起星峰作穴者为阳龙,宜阴穴,反此皆有凶咎。”

  风水以阴阳交感为吉。谢和卿《神宝经》云:“阳作必借阴气一吸,阴作必借阳气一嘘,即阴来阳作,阳来阴作之义。若阳来阳受者,则见福舒徐;若阴来阴受者,则见祸惨急。”这就将人事祸福与阴阳联系在一起了。不仅如此,阴阳还可以作为各种术语的本义词,如逆顺即阴阳的别名。看地形时,“逆中取顺者,因脉逆转而求。顺中取逆者,因脉顺流而出。三阳从地起为逆,三阴从天降为顺。阳脉为逆,阴脉为顺。”  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是先哲认识世界的比较正确的思维方式。可是,风水将它与人事吉凶相附会,必然堕于诡辩的泥坑。

  阴阳宅风水之四象

  “四象”一词最先出自《易·系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即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先哲在天文学中也有“四象”一词,不过,这与《易》中的概念完全不同。先哲在观察星辰时,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东南西北各有七宿,每个七宿联系起来想象很象一种动物。如,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角 象龙角,氐房象龙身,尾宿象龙尾,它们连起来象一条腾空而起的龙,于是先哲称东方为苍龙;南方的并、鬼、柳、星、张、翼、轸七宿,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翼为羽融,它们连起来象一只展翅飞翔的鸟,于是先哲称南方为朱雀。此外,北方有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象一只缓缓而行的龟。因位于北方放称玄。因身有鳞甲,故称武。合称玄武。西方有奎、娄、胃、昂、毕、觜、参七宿,象一只跃步上前的老虎。白虎是已经绝 种的大毛虫之长,《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盂山“其兽多白狼、 白虎”。这四种动物的形象,称为四象,又称为四灵。

  “四象”作为方位,先秦的《礼记·曲礼》已有记载:“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疏》:“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这里,朱鸟即朱雀。“左东有西”的概念与我们看地图有区别。现在的地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古人的地图是倒过来的,下北下南,这样就成了“左东右西”。风水先生将“四象”运用到地形上,以“四象”的形象及动作譬喻地形,又附会吉凶祸福。《三国志·管辂传》记载:“格随军西行,过毋丘俭墓,倚树哀吟,精神不乐,人间其故,辂曰:林木虽茂,开形可久。碑言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这就是根据四象处于四危状态,判断毋丘俭二年之内灭族。郭璞在《葬经》中也宣扬这一套,他说:“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葬以左为青龙,有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音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形应,忌夫湍流,谓之悲泣。”

  “四象”对民俗有很深的影响。如果我们到北京中山公园去看社稷坛,就会发现坛中的土色各有不同。由于东方是青龙。土色为青;西方是白虎,土色为白;南方是朱雀,土色为红;北方是玄武,土色为黑。中间的土色是黄的,象征人。这些土,是明清时期由四方的府县专程运来,表示四方朝贡,天下祥和之征。

  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

  一 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

  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

  颇具启发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迭压,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如半坡遗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墓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

  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

  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阳宅撮要》) 再则,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水龙经》亦认为,凡“反飞水”、“反跳水”、“重反水”、“反弓水”一类的地形均为凶地,不利于生养居住。所谓“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环朝穴。水乃龙之接脉,忌乎冲射反弓。”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换而言之,古代建筑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此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其次,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如《葬书》说:“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阳宅十书》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但风水中何时开始使用这四种动物作为方位神,一时无从稽考。不过,在河南淄阳西水坡发现的距今6O00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墓葬中,有着一幅图案清晰的用蚌壳砌塑而成的“青龙”、“白虎”图形,分别位居埋葬者两侧。如果墓葬中的“青龙”、“白虎”图形也有着指方位的作用,那么后世风水著作中关于“青龙婉蜒,白虎蹲踞”的思想就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其实在上古时代,人们已有了较明确的方位神的观念。正如《礼记·曲礼上》所说:“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此四个方位神的名字又代表四个天神的名字,构成南北东西四个天象。故《淮南子·天文训》曰:“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四方之神,后为道教所尊奉,以致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广泛。 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各司某职护卫着城市、乡镇、民宅,凡符合以下要求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其条件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即玄武方向的山峰垂头下顾,朱雀方向的山脉要来朝歌舞,左之青龙的山势要起伏连绵,右之白虎的山形要卧俯柔顺,这样的环境就是“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的构成,不仅要求“四象毕备”,并且还要讲究来龙、案砂、明堂、水口、立向等。《阳宅十书》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富,最为切要。”“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明堂须当容万马……或从山居或平原。前后有水环抱贵,左右有路亦如然。”“更须水口收拾紧,不宜太迫成小器。星辰近案明堂宽,案近明堂非窄势。此言住基大局面,别有奇特分等第。”

  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宝地模式:即要求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这样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正如佛隐《风水讲义》中所说:“靠山起伏,高低错落,曲曲如活,中心出脉,穴位突起,龙砂虎砂,重重环抱,外山外水,层层护卫的发福发贵之地。” 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岩性、构造、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只有当该区域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整个环境内的“气”顺畅活泼,充满生机活力,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中国常见的背山面水的城市、村落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典型环境。其科学的价值是: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朝流水,即能接纳夏日南来的凉风,又能享有灌溉、舟楫、养殖之利;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周围植被郁郁,即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一些薪柴。这些不同特征的环境因素综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这个富有生态意象、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或村镇,也就是古代建筑风学中始终追求的风水宝地。

  二 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启示

  在古代风水学中,经常把大地比作人体来考虑各种因素,对此风水中有一句话叫作“相地如相人”。如《玄女青囊海角经》曰“支龙形势,如人之状,然其身一动,则手足自应;将主一出,则群兵必随。”“本身之龙要长远,身体必要端正为上,手足必以相合为佳,长幼必以逊顺为贵,主宾必以迎接为奇。”在这种人、地类同思想的基础上,风水中常据人体的结构将龙脉之真穴分为三种穴,一在头部,二在脐眼,三在阴部,其具体位置是:“上聚之穴,如孩儿头,孩子初生囱门未满,微有窝者,即山顶穴也;中聚之穴,如人之脐,两手即龙虎也;下聚之穴,如人之阴囊,两足即龙虎也。”(清孟浩《雪心赋正解》)在清《六圃沈新先生地学》中即收有一幅以人体之“窍”为原型的风水穴位图,最能形象逼真地体现这种人、地同类的理念。

  由于古代风水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与元气说之上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作为融贯整个风水学的灵魂。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太阳、月亮及28星宿及金木水土火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以及它们同地球昼夜节令变化和灾情间的关系。在古人看来,天地的运动直接与人的生长相关。《履园丛话》说:“人身似一小天地,阴阳五行,四时八节,一身之中皆能运用,”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体与宇宙同构。天地分为阴阳,人体亦分阴阳。天地有五星五岳,人体亦有五官、五脏。天分成十天干,表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人亦对应有十指。地分为十二地支,表示一年月亮绕地球十二圈,人亦对应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人的整个经络系统随着时间的先后,年、月、日、时辰,周期性地气血流汪,盛衰开合,人应时辰月令,这一切都暗示着我们,人类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凝聚着整个宇宙的生命,人体完全是与宇宙相合的,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以交流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天地与初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元气在宇宙天地间回荡,气在人体中聚合,人实际上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与大自然相比,人是渺小的。人生存中的任何活动要吻合于自然,要取得与天地自然的合谐相处。因此,要避免在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气息与环境中生活,人的建筑活动就要利于自然的合谐。风水说中用气来解释自然环境,在人与天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只要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就是按照自然的秩序,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合谐,就会获得平安与快乐,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风水选址的基本意义就是为人类寻找适当的居地。而藏着天地间生气之地域,即为人类生长繁衍的理想居地。概括地说,风水理论的一切具体措施也就是围绕如何寻生气之凝聚点,如何迎气、纳气、聚气,通过对宇宙天地之气的迎合、引导和顺应,使人体之气与之产生合谐,从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及后世的昌盛。从这种意上看,风水可以说正是使宇宙之气与人体之气和合的艺术

  风水最重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水龙经》中说:“穴虽在山,祸福在水。”“夫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因为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山以水为血脉,本身就是有机的。《黄帝宅经》的观点更为明确:“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这里明显地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是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亦有着非常深厚的哲学底蕴,如《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王充《论衡·书虚》说:“天地之有百川也,犹人之有血脉。血脉流动,泛扬动静。”

  中国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最大的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大地气场,即对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环境。这个环境要山青水绣,风调雨顺。因为有山便有“骨”,有水便能“活”,山水相匹,相得益彰。所以,几乎所有风水环境均讲究山水相配,并按照一定的风水空间结构进行组合。为什幺许多风水地能成为人们修心养性、休养生息的理想场所呢?原因在于其山水组合合理,能给人一种幽雅舒适旷神怕的感觉。从这种意义上讲,“地灵人杰”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难怪乎人们会孜孜以求地追求合理组合的山水环境。

  人类社会在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发展”之后,开始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果作总结和反思,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据弃自然、毁坏自然,将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的关系推向了反面,并尝到了由此而带来的种种“恶果”,如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缺乏自然情调等等。然而,人毕竟是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自我调控自己,世界各国围绕“人与环境”这一命题采取了种种对策。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城市美化运动”,英国出现了“田园城市”的思潮,所有的这一切都反映了人们要求与环境和谐、重归大自然的愿望。“田园城市”一度付诸实践,其思想启迪了不少城市规划学家,大多新的城市设计方案就是从这里受益的。中国在50年代提出“城乡园林化、绿化”的对策之后,又于1993年2月召开了中国“山水域市讨论会”,钱学森先生指出,21世纪的中国城市应该是集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为一体的“山水城市”。规划学家吴良镐先生指出:“中国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蔚为特色,形成这些特点的背景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说’等理论有关。”吴先生独具慧眼,认识到了风水说在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和山水构图中的重要作用;也启示我们,风水说关于山水空间的有效组合,一定能在“山水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 古代建筑风水学的现代运用与价值

  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古代建筑风水学,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必然有着许多虚幻不实的成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用当代的语言与科学的理念去阐释传统的思想,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是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学的专家学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 首先,要跳出传统风水学中“玄之又玄”语言怪圈,用浅显易晓的现代表达手段,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风水学的精义及现代价值。其次,应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善于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当作“点金石”,去点化传统风水学,使其脱胎换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传统风水学的精华发扬光大。第三,要适应当代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及建筑业的高速发展,研究面临的各种新的问题,敢于创新,尽快地促进风水学的现代化,即将传统风水学中精华有机地融入当代建筑学之中。 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但众多的城市却没有山峦,或缺少河流,似乎与传统风水中强调的依山傍水距离甚远。但只要略加变通,依然可以找到符合传统风水宝地的范例。在考察城市中的风水状况时,可以将一座座的楼房看作是重重迭迭的山峰峦头,左右护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可以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看作是一条条的河流溪水。因为对于城市、民居建筑而言,自然环境即山岳河流等要素的影响,远不及毗邻宅周的其它屋宇、墙垣及道路等影响更为直接和密切,因此在城市井邑之宅的辨形方法中,龙、砂、水、穴遂被赋予了新的特殊喻义而加以应用。正如《阳宅集成》所说:“万瓦鳞鳞市井中,高屋连脊是真龙。虽曰汉龙天上至,还需滴水界真宗。”《阳宅会心集》亦说:“一层街衢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屋宇即为案山。”在遵循传统风水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与发挥各个地区、各种先天条件的优越性,细心发现个别地区的先天缺陷,并通过各种努力去改善其整体环境,去完善这个小区的建筑,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阴阳宅风水之五行

  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见图,圆圈线表示相生。五角线表示相克。五行学说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它贯穿于我国古代思维现象的各个领域。

  风水术认为,相地奥妙,尽在五行之中。山川形势有直有曲,有方有圆,有阔有狭,各具五行。概其要,惟测其气验其质而已。质以气成,气行质中。地理千变万化, 关键在五行之气。

  风水五行有许多分类: 正五行,其诀云: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正五行用以定方位。 八卦五行,其诀云:震庚亥未巽辛木,乾甲兑丁巳丑金,坎癸申辰水,离壬寅戌火,坤乙艮丙土。八卦五行以司形局。这是以八卦配合干支而论其所属。震属木,庚纳配于震,亥朱合于震,故庚未俱属木。冀属木,辛纳配于冀,故辛亦属木。乾属金,甲纳配于乾,故甲属金,兑属金,丁纳配于兑,巳丑合于兑,故丁巳丑亦属金。坎属水,外阴而内阳,故坎之外三爻癸配之,而癸亦属水,申辰以合于坎而属水。离属火,外阳而内阴,故乾之外三爻壬配之,而壬亦属火,寅戌以合于离而属于火。坤属土,乙纳配于坤,故乙亦属土。艮属土,丙纳配于艮,故丙亦属上洪范五行,又名宗庙五行、大五行。其诀云:甲寅辰巽大江水,戌坎申辛水亦同,震艮巳三原属木,离壬丙乙火为宗,兑丁乾亥金生处,丑癸坤庚未土中。洪范五行以穷山音。它以八卦交通,演而伸之为二十四位五行变化之情。所谓八卦变通,十分复杂,是由爻变而成:甲本届木,纳于乾宫与坤交,以坤之上下二爻,交换乾之上下二爻,化成坎象,甲随坎化,遂属水。乙本属木,纳于坤宫,与乾交,以乾之上下二爻,交换坤之上下二爻,化成离象,乙受离化,遂属火。丙本属火,纳于艮宫,艮与兑对,以兑之下爻,交换良之下又,化成离象。丙随离化,遂属火。丁本属火,纳配艮宫,兑与艮对,以兑之上爻;交换良之上爻。化成乾象。丁受乾化,遂属金。庚本属金,纳配于震,震与巽对,以巽之下爻,交换震之下爻,化成坤象。庚受坤化,遂属土。辛本属金,纳配于巽,巽与震对,以震之上爻,交换巽之上爻,化成坎象。辛受坎化,遂属水。壬本属水,纳配于离,离与坎对,以离之中爻,交换坎之中爻,化成乾象。壬受乾化,本当属金,因纳于离火,火焰金消,不能自立,退而附于离,遂属火。癸本属水;纳配于坎,坎与离对,以离之中爻,交换坎之中爻,化成坤象。癸受坤化,遂属土。

  以上三种是最常用的五行,此外又有:

  四经五行。木居东,火居南,金居西,水居北,各有其位,惟土不属四方而居中宫,风水术讲究坐山、向上,舍弃中宫。所以,五行实际上只用了四行,故称四经五行。

  三合五行。由四经中以类合而得名。寅午戌合成火局,已酉丑合成金局,申子辰合成水局,辛卯未合成木局,由生旺墓三方结合而成,故名之三合五行。

  四生五行。四隅有四长生,甲木长生在亥,丙火长生在辰;庚金长生在巳,壬水长生在申,乙木长生在午,丁火长生在酉,辛金长生在子,癸水长生在卯。

  双山五行。两字同宫合干支,以纳音五行为标准。如民丙辛合寅午戌为廉贞火,巽庚癸合巳酉丑为武曲金,坤壬乙合申子辰为文曲水,乾甲乙合辛亥卯为贪狼木,俱属二字合为二宫,故名之双山五行。

  玄空五行。取生入克入,生出克出,以定吉凶。玄为神明变化,空为无所倚著。立穴定向,全凭虚灵之水法,水性玄空。有诀云:丙丁乙酉原属火,乾坤卯午金同生,亥癸艮甲是木神,戌庚丑未土为真,子寅辰巽辛兼已,申与壬方是水神。

  此外,又有向上五行、纳音五行、星度五行‘浑天五行、河图五行、宿度五行、甲子五行、天干五行、地支五行,不胜枚举。

  风水中对五行的运用一直很混乱。宋代的褚泳在《祛疑说》指出:“向为先子卜地,遍叩日者,就参地理之学,虽各守其师说,深浅固朱易知。但二十四位之五行,亦有两说,莫之适从。自古所用大五行,虽郭璞《元经》亦守其说,谓之山家五行。然先辈皆谓莫晓其立法之因,既无可考之理,古今岂肯通用而不疑者哉?近世蒋文举只用正五行以配二十四位,壬癸亥子为水,丙丁已午为火,一如三命六壬之说,自谓得杨人参筠之学。又有蜀中一家,谓是希夷先生之传,亦以子亥为水,已午为火,与蒋说同,而独以壬位为火。”希夷先生即陈抟,他传授的五行与杨筠松传授的五行有同有异,没有完全统一。 清朝康熙年间,汤若望、杜如预等人在选择荣亲王葬期时,不用正五行,而用洪范五行,使山向、年月俱犯忌煞,得罪了皇帝,险些杀头。可见,选择五行是很严肃的事情。

  风水师认为,五行是阴阳之纲领,造化之权衡。拔砂、放水、辩方;立向都得依靠五行。刘基在《堪舆漫兴》叙述:“金星形体净而圆,弓起浑如月半边。秀丽骂生忠义士,高雄威武掌兵权。木星身耸万人惊,倒地人看一树横。有水令人身贵显,歌斜不正反遭刑。涨天水星浪交加,或落平洋曲似蛇。智巧聪明多度量,荡然无制败人家。火星作祖似莲花,贪巨相承宰相家,只有开红堪作穴,亦须平地出萌芽。土星高大厚而端,牛背屏风总一般,若在后龙兼照穴,兄弟父子并为官。火南水北木居东,西有金星土在中。此谓五星来聚讲,天壤正气福无穷。”五星中,金星头圆而足阔,木星头圆而身直,水星头平而生浪,火星头尖而足阔,土星土平而体秀。用图可表示为:不仅是地形取决于五行,风水术中的所有理论都要以五行为指导。《管氏地理指蒙》说:“推星必由于五行,言天必由于五土,仰佑善之五音。”此书又说:“五行之五位,五方之五色,五性之五神,五正之五德,五象之五兽,此皆不可差而不可易。”为什么风水要如此重视五行?此书论述说:“葬者乃五行之反本还元,归根复命,而教化之达变也。嗣续因之,而盛衰消长。”子孙的祸福,取决于葬者的五行。五行盛,子孙长;五行衰,子孙消。

  阴阳宅风水理论基础知识 2

  主题词:阴阳宅风水 形势 山水 水之十八格

  阴阳宅风水之形势

  形势,相地术指地形和地势。形与势有区别。风水先生认为,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形比势小,势比形大。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形是势之积,势是形之祟。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立于形之先,形成于势之后。形住于内,势位于外。形得应势,势得就形。势居乎粗,形居乎细。势背而形不住,形行而穴不结。势如城郭垣墙,形似楼台门第。形是单座的山头,势是起伏的群峰。认势惟难,观形则易。由大到小,由粗到小,由远到近。来势为本,住形为末。左右前后谓之四势,山水应案谓之三形。

  风水先生是怎样判断形与势的好坏呢?缪希雍《葬经翼》云”:“势来形止,若马之驰,若水之波。形近而势远,形小而势大。审势之法,欲其来,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欲其强,不欲其弱。欲其异,不欲其常。欲其专,不欲其分。欲其逆,不欲其顺。”对势的要求是:势必欲行,行则远,远则腾。势不欲止,止则来无所从。势欲其来,势不畏露,势必欲圜,圜则顺。对形的要求是:形不欲露,露则气散于飘风。形必欲圜,圜则气聚而有融。而有融。形不欲行,行则或东或西。形必欲方,方则正。 风水先生之所以要这样看待形与势,是因为他们把势作为来龙,只有来龙大、强、异、专、逆,才会带来好运气。来龙如果太小、太弱、太平常、太多分支、太直奔,那就不会造成好形。形,实际是指一隅环境。形由势造成,形又决定了穴的好坏。形要厚实、积聚、藏气,这样才能结得好穴。有好穴,葬者就会安逸,生者就会发达。为了安逸和发达,就要择好形好势,这是相辅相成的。 风水先生的形势观念主要用于看山。山有五势、五势是按方向划分的:

  龙北发朝南来为正势。

  龙西发、北作穴、南作朝为侧势。

  龙逆水上朝、顺水下此为逆势。

  龙顺水下朝、逆水上此为顺势。

  龙身回顾祖山作朝为回势。

  按照山的形状势态,又可分为九龙:

  回龙,形势蟠迎,朝宗顾祖,如舐尾之龙、回头之虎。

  出洋龙,形势特达,发迹蜿蜒,如出林之兽、过海之船。

  降龙,形势耸秀,峭峻高危,如入朝大座、勒马开旗。

  生龙,形势拱辅,支节楞层,如蜈蚣槎爪、玉带瓜藤。

  飞龙,形势翔集,奋迅悠扬,如雁腾鹰举,两翼开张,凤舞鸾翔,双翅拱抱。

  卧龙,形势蹲踞,安稳停蓄,如虎屯象驻、牛眠犀伏。

  隐龙,形势磅礴,脉理淹延,如浮排仙掌、展诰铺毡。

  腾龙,形势高远,峻险特宽,如仰天壶井、盛露金盘。

  领群龙,形势依随,稠众环合,如走鹿驱羊、游鱼飞鸽。

  这样一些类,未免过于烦杂、模糊、笼统。而风水先生正是根据这种分类去择穴,去推测吉凶,这样他们势必堕入唯心论的深渊。 应当看到,风水先生的形势观念采用了有机联系、变化、依存的思维方法,这是朴素的辩证法,是可取的。但他们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得到好的地气,用以保佑生者,这就便辩证法被歪曲了,失去了辩证法的实际意义。我们应该看到,只有科学的地质学才能真正地认识我国的地形地势。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为了揭开地壳运动的奥秘,长期致力于地质构造研究,发现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存在“山”字型构造。即在南北方向的隆起山脉,在它的南面总有一套东西延伸的弧形山脉,这是由于地壳岩石在受到向南推挤而两端受阻时的构造组合。李四光认为,自然界的地形地势都不是偶然的、孤立地存在,而是一个相互联系、有规律的统一整体。在此基础上,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与之相反,风水先生们由于他们在方法上和思维上的错误,使他们永远不能对地形地势作出科学的解释。

  阴阳宅风水之山水

  山与水的关系,《管氏地理指蒙》是这样说的:“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界其分域,止其逾越,聚其气而施耳。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寒而不理。山如兵,水如城,驻兵之地,非城不营。山如堂,水如墙,高堂之居非墙不防。山如君,水如臣,君臣都俞,风化斯淳。山如主,水如宾,宾主雍容,情味相亲。山为实气,水为虚气。土逾高,其气逾厚。水逾深,其气逾大。土薄则气微,水浅则气弱。然水不能自为浅深,气急而不凝者,实山为之也。山不能自为开拓,使堂气畅而不塞者,是又水以充之也。”

  这就是说,山水相依相存,不能舍山而言水,也不能舍水以言山。山属内气,如丘如堂、如君如主。水属外气,如城如墙,如臣如宾。内外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任何风水先生在相地时都要看山看水,人称山水之士。

  怎样的山水就好呢?据说,山贵于磅礴,水贵于萦迂。萦迂则山与水而气聚,磅礴则水与山而气浮。山高水倾,山短水直,山逼水割,山乱水分,山露水反,这是五凶。池沼无源,田塍短促,坑壕潦涸,滩激喧嘈,洲移诸易,这也是五凶。

  以上这些认识,都是由“气”的观念引伸出来。古人认为气是一种物质形态,气凝而为山,气融而为水,山水都是气。水之所出,必本于山,山之所穷即寄于水,山水是气“虚”“实”的表现,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 以上这些认识,还与古人的审美观有关。有山无水,有水无山,都不会美。山水相连才美。山势磅礴,水势萦迂,这是大自然的美,反之则不美。

  因此,风水术中的山水观念是有可取之处的。它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观和审美观。这种观念,我们是能接受的。试设想;堪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有山无水,或者有水无山,那还美么?风水术的山水观念,还为我们提供了辨证统一的思维方法。看问题,不能只看山,也不能只看水。譬如我们研究长江,就不能不看秦岭大别山和南岭,这两座东西走向的大山,构成了长江与黄河、珠江流域的分水岭。长江在这两座山系之间,“汇百川而入海,历万古以扬波”。我们的先哲很早就在《考工记》中说过:“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科学的地理考察也证实了这一说法:我国境内,每隔八度左有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棗阴山、昆仑山棗秦岭、还有南岭。如果我们治理黄河、长江,不考察沿线的 山脉,就不可能控制水源,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水患。

  需要说明的是,风水术中的山水观念反映了先哲几千年对山水的认识,风水先生借用其中一些合理的见解,填充到水理论中,甚至作了许多歪曲,说什么君臣、堂气等,这是对自然界的伦理性解释,也是我们应严

  阴阳宅风水之十八格

  干水城垣格

  大江大河,或从东南来,或从西南来,中间虽有屈曲坤,并不见回头。环绕如雁之飞,略无回翔之势,断不下止,虽水势滔滔,终非龙脉凝聚之处,岂堪作穴?《经》云:“界水则止。”又云:“界水所以止。”来龙若一、二十里尚不见回头之水,则前之屈曲处乃行龙处也。《经》云:“龙落平阳如展席,一片茫茫难捉摸。平阳只以水为龙,水缠便是龙身泊。”故凡寻龙,须看来水回绕处求之。然水之来路远,其势宽大,中间虽有小回头处,乃直龙脉束结喉之所,尚未结穴,直至大缠大回之处,方始聚气。然到头形势宽大,又难捉摸,必须求支水界割何如,必得支水插腹、界出内堂:砂水包裹、不疏不密、形局完固,方为真穴。若非支水割,则巨大大环绕,终茫茫无可指点。盖势宽则气荡,形大则气散,内无支水,一片顽皮,何以立穴?纵无大害,必难发福矣。

  干水散气格

  干水斜行,似有曲折,而非环抱,又无支水以作内气,总不结穴。

  支水交界格(一)

  右前一支大江,自有倒左;有后一支大江亦自有趋左,与前倒左水合流,屈曲而去。此名两水合流、一水引脉之局。又云:“两水今出是真龙。”龙从右来,穴倚左局,中龙脉宽大,支要寻支水插腹割界,以作内局,须龙虎俞后左右朝抱,包裹周密,方可立穴。此局腹中插入小水分界,左右重重交锁,三分三合,束气结咽,龙脉至头,员净端严,形势极秀,横来横受。向前面砂水湾抱处立穴。以迎西来之水,其福力甚大。

  支水交界格(二)

  此局受水只从后面右边,来绕元武,水虽不回头,却于左边局后屈曲而去,乃真气也。又妙在大水去处插一支水,左向上前,湾抱过右,即收作外包裹。又于左之右插一支水,分作两股,一股向局后界出龙脉,一股向局前聚水成池,砂水双双回头于左。此亦横来而侧结穴也。前有小荡聚水,若对小荡作穴,亦发科甲。

  支水交界格(三)

  西南水来送东南来水出东北,却于东北插一支水分界。于左右作龙虎砂,横夹于前后,中间插支水横界于前。左右有金鱼水为之紧拱,横水正受来水护卫,周密三分三合,气脉完固。《经》云,“水要有分有合气方洽。”此局三分三合,而转头向西,委曲活动,略无硬直之杀,自是富贵全美。若东南屈曲而来,龙脉更秀,文翰声名可甲天下也。

  支水交界格(四)

  坐下或从东北、或从西北插一支水上南,屈曲一路向左、一路向右割界。左右龙虎交锁,及抱坐下,成龙虎交抱势。

  到头成仙人掌,仰结仰窝穴。若迎来脉立穴,取向则为回受穴。若顺水,主穴取向。则为顺枝穴。如得龙虎砂抱于前,其秀必速。此二法俱可,但看前后朝应如何。如前有远朝,可迎立向为回受穴;如后有曲水远朝,或远山呈秀,作顺枝穴。此势虽缠元武,湾抱如弓,并无分泄,城郭完固,局势周密,主百千子孙朱紫满门。若东北蔌西北一路水分泄面左,其力量便轻矣。

  曲水朝堂格

  穴前曲水,不问三曲五曲,周匝整肃,自右过东,就身回抱而去。却于曲水分支割界,作重重龙虎分列左右。只只回头朝顾,如拜如揖。穴后支水分合,三关四峡,重重结咽,束气兜收。得此形势,极为周密,秀水完固,来水屈曲呈秀,来脉尊贵端严,龙虎重重护’卫,主有百子千孙,世出魁元、神童、宰相。若穴前含畜聚水,富堪敌国。若水系左来,于穴前屈曲而去,其福力不减,但官贵无才,传家清白。

  曲水朝堂格(二)

  几见曲水当面朝来,横过穴前,须得就身回抱,屈曲而去。坐下要文水割界,兜收龙脉,或一重、二重、三重,叠叠绕于穴之前后,方成体势。其穴前横界收水不宜太阔,太阔则气荡;不宜太狭,太狭则气促。面前朝水箭射,恐被伤泄。此局曲水一路,单缠兜收,脉气凝聚,大能发福,但坐下无元武水,大江远护,乃是行龙要结,非尽龙也。其力量比两水合出稍轻。若得去水在元武后,回头屈曲而去,更自不同。

  曲水朝堂格

  穴前秀水当面朝来,与右来横水合流,侧左就身回抱,而绕元武,却又回头望东北而流。来则屈曲,去则回顾,更得右水交会,较之一水单缠,殊为差胜。水交砂会,龙尽气钟此大地也。主人丁繁盛,富贵荣昌。凡右水倒左灌堂,而前面秀水过堂者,长房迟发;右边水灌堂,而曲从左倒右者,长房与次幼房并发;如右水与穴前曲水分泄而去,则小房不发,更主迁移过继,易姓离乡。

  曲水朝堂格(四)

  此势与前曲水绕堂、到堂绕青龙、缠元武法合。前局周密紧促,此局左来就身来下,稍长而宽,龙脉趋归元武,秀水在前。欲就曲水立穴,则气聚;在后,而脱气。欲立穴就气聚处,则曲水远而承受不尽。如此形势,必有支水插入腹中,兜收其气,使前不碍曲水,后不脱龙气,前亲后倚,方能发福,而主文翰之贵。先发长房,次发中房、小房。若更得去水之玄,则力量悠久。

  曲水单缠格(五)

  凡曲水左来朝堂,不疏不密,不拽不窜,折折整齐者,宜从曲到处立穴,若穴前一水横迎,曲合流者,须得小支水插界于后,能收曲水之秀。

  曲水朝堂格(六)

  凡曲水朝堂,须要伸缩整齐,厚薄相等,不宜东拽西窜,如风之摆柳偃草。或盖过穴,或不盖过穴,参差错乱。若此者,水虽屈曲,犹无取也。此势割界结咽,内气合局,亦能发福,但主子孙淫逸轻狂,飘荡废业。若得水进局作一二折,朝抱有情,亦主初年发贵,安稳行至摇动摆跌处,不免退败之忧矣

  曲水单缠格(一)

  凡曲水朝堂,须得三横四折,如“之”如“元”,折折抱过穴场,又须转折处不至冲射方妙。若来水虽见屈曲,而东牵西拽,固不可用。或形如缠索,穴前虽见湾抱,而前面一路,殊非秀丽,亦不为吉。其不冲不破者,仅可小康。倘有冲击或左右前后略见分泄,必主破坏矣。如远水如草“之”字,或形如展索,而穴前湾抱盖得过穴,望之不见前面冲射,亦主三、四十年发福。及水步行至之日,即退衰矣,不可不辨。此图外局既全,内气复固,美不可言。

  曲水单缠格(二)

  一水单缠,只要屈曲有情。或从东南来,或从西南来,折折调匀,不牵不拽,不疏不密。其三曲四曲厚薄相等处,未即结穴。直至回翔环绕如满月之形,方成体势。其去水亦要回头顾家’,所谓“洋洋悠悠,顾我欲留”是也。又云:“来要之元,去要屈曲。”然屈曲处最怕如绳索样,屈曲不远即反背走跳,亦非结穴地。此势水从东南来,三五旋折到局前,抱如满月。前面不厚不疏,而独至头一曲厚而员净,此为水星曲池穴也。去水向东北者,变局也。

  曲水单缠格(三)

  三横九曲,当面朝堂,不疏不密,不牵不拽,曲曲整肃,绕青龙,缠白虎,回头顾家,屈曲而去。中间并无支水插界,左右兜乘,真气于中,此亦名水星曲池穴。穴前曲水端肃,皆宜正受,望曲水立向,此名曲水朝堂,缠青龙,绕元武,前后左右紧抱拱秀,乃大地也。赋云:“为官清贵,多因水绕青龙;发福悠长,定是水缠元武。”更兼曲水朝堂,去水回头,水法中之最吉者。凡曲池不宜太宽长,则气恐荡而无归。元武穴向前正受,必有脱气失脉之患,若见宽大,必得被水兜架方妙。此势主出状元宰辅,文翰满朝,三房并秀,百千子孙富贵悠长。

  曲水单缠格(四)

  凡一水单缠,局内不宜太宽,太宽则气不归聚;亦不宜太狭,太狭则生气急迫。故局势宽者,须前后左右有支水兜乘,不使散荡方妙。如荡左兜左,荡右兜右,又得元武水绕过穴后,上下包裹,则秀气完固,局势周密,而发大福。此局曲水当面朝堂,从左倒右,绕白虎,缠元武,却又回头复从元武而去。局内左右金鱼夹界,其气凝聚。此为真穴,又名游龙戏水。

  曲水单缠格(五)

  凡曲水左来朝堂,不疏不密,不拽不窜,折折整齐者,宜从曲到处立穴,若穴前一水横迎,曲合流者,须得小支水插界于后,能收曲水之秀。

  两水夹缠格

  二水夹缠,合流而出,来见之元,去见屈曲,局内紧拱,不宽不荡。不必支水割界成形,只要中间界割,束腰收气,局势自然完固。二水合出前面三五折,屈曲整齐,当面曲水立向,虽是顺水而不至直流直去,则亦不嫌于顺局也。龙尽气钟,而更得外堂曲水有情,明堂内砂如织女抛梭,节节兜乘,则水虽去而气自固也。主发文翰,但清贵而不富。若局宽而得支水兜插,成局而得潴水,更有回头砂包裹穴场,自能发财,贵而又富。

  水缠元武格(一)

  局前大水聚于明堂,从东南横架过右,抱身缠绕元武,三曲四曲而去。砂水反关于坐下,其秀在穴后,法当从曲水立向。然前有大水,明堂流神自南而绕,若就大水处立向,富贵两美。但聚水在前,秀水在后,主先富后贵。若来水自北而南,福力尤大,代出魁元。总要曲水包裹整齐,略有牵拽,便不发矣。左缠发长房,右缠发中、小房,获庆悠长,人丁大旺。

  水缠元武格(二)

  前有曲水三、四折,远远朝来,就身兜抱局后;缠身元武而去。入路得结咽处,束气紧密,发福悠长,富贵双全,人丁繁盛,虽二、三百年不衰。

  水缠元武格(三)

  曲水当面朝来,不厚不薄,折折整齐,皆左右就身环抱,从元武缠回而去。此势极秀,若得员抱紧夹,不宽不狭,法当就前曲水处作穴。如就身环抱,宽大深长,而凑前立穴,则恐真气劫泄于后,虽亲就曲水而失气脱穴,亦不发福;但当于曲水后求支水兜插处定穴,如兜插中间,即于”中间立穴;兜插 后面,宜在元武前坐元武水作回受穴。总要穴前远望曲水如在目前,乃妙。设局内别无支水插界,须以人力为之。无使真气劫泄,但要迎得秀水著耳。《经》云:”曲水朝堂,秀而可穴,缠护紧密,凑近迎插。若还宽大,发福必迟。”

  水缠元武格(四)

  凡回受穴多是水缠元武。俗师云“坐空割背”者,非也。只要天源流入从东向西,左右得支水插腹,重重包裹,割界结咽,分合清奇,则福力自大。若从右边来,绕元武出东南去北绕青龙者稍减,以水向东流者常也。嫌其顺水,若从西南向北转绕,向南而东,出穴向朝西,得水绕元武,其福力与绕青龙缠元武者相同,以势逆也。合局者,百干子孙富贵最久。又凡元武水缠于数百步外,便湾抱拱夹仰流而去,方为正格。如前面滔滔横架而去,不见回头,此又不可以水缠元武论也。水缠者,绕也,回绕湾抱之谓也。

  顺水界抱格

  此势与前局相同,但须有蓄聚水涵于穴前。若明堂无聚水,却得前面支水三四折到堂。如织女抛梭,东西包裹砂头,只只回护。虽无畜水,因其曲秀枝生,自能发贵,丁财亦盛。

  顺水曲钩格

  曲水垂钩有两势;有曲水横来到头,却于尽处仰上作钩;有曲水直来到头,却于尽处转抱如钩、此二势俱可立穴。但要来水屈曲,不疏不密,不牵不拽,折折整齐。或迎曲水来处主向,或张曲水作朝,或于垂钩尽处定穴,主少年魁元,奕世贵显,文章名誉,鼎盛一时。

  曲水倒勾格

  青龙有水屈曲就身抱缠元武,回头顾家而去,此绕青龙缠元武势也。却于元武折入腹中,插一支水作挽水勾形,穴之亦能发福;穴前虽无吉秀,而砂水朝应坐脉,穴后气局完足;丁财极盛,贵而悠久,真佳格也。

  斩气迎朝格(一)

  前曲水势远远屈曲而来,与大江横架之水交会,并无支水收受,荡散龙脉,似难立穴。却于数百步后,又有一水横界,中间有支水插入腹中如勾,或勾左,或勾右,与曲水相对。虽远数百步,望之如在目前。即于此处斩脉立穴,以迎曲水前朝之秀,名斩气迎朝穴,亦主发福,但不悠久,以龙脉未尽故也。若得左右夹界重密,元武水仰抱如弓,福力必厚,可大可久矣。因朝远而不近就,故应迟发数十年。后发则暴,而必盛以江河,势大故也。

  斩气迎朝格(二)

  曲水远来到结局处竞横架而不见回头,此本入怀反跳之势,理无可取。然曲水三横四曲,折折整齐,不牵拽,不斜窜,其势秀而可爱。若得有支水插入秀水之后,弯抱如勾,本局又得支水插入于后,仰兜如勾,其龙脉虽未止歇,却于交钮处斩气立穴,仰乘曲水之秀,亦能发福。曲水近在目前,只发二、三年,远在百步之外,三四十年始发。然终是曲水反跳,不得归元就身,富不过万金,贵不过三品,两代即衰,入籍他州、亦出魁元。远朝接秀格(一)

  曲水朝堂,从左转右,就身抱转,却又得客水从东来缠元武,与曲水合于局后,此亦两水成势,而曲水之内并无插界成穴,反于客水插一支水,横架于曲水之后,承受曲水之秀。此谓以李接桃,名曰邀接。主移居易性,或入赘过房,必发大贵。或远乡冒姓冒籍发科,或功名在四夷边疆,或文人立武业、武人立文业,或以异路进身,皆未可知。且局势周密、气脉完固,亦主人丁繁盛,获福悠远。

  远朝接秀格(二)

  凡远朝接秀,须得曲水朝堂,或倒左,或倒右。本局无支水插界成形,却于他方有支水插界成全盘仰掌势,托于曲水之下。此局亦名接秀,若穴后更得支水包承元武,与曲水合流一路而去,则水口当以曲水为主。如后面支水不与元武曲水合流,则水口必以本穴支水去处为主。其去水处,须屈曲回头,交锁周匝,不至渗露,方为大地。至曲水去处,虽不屈曲,亦不为害。盖本支水乃龙之元神,而曲水终为客水,不过邀其秀以发福耳,其去流之曲直与本龙,故只以坐下元辰去水屈曲为贵。此等地亦主过房入赘,或他途冒籍登科。

  流神聚水格(一)

  凡两水夹来,随龙交合于局前者,其水多从明堂前直去,人皆指划顺水地、顺水龙。岂知结地水未有不向前去者,只要见得屈曲便佳。若直去者,亦为大口势。但局前须有畜水,不至径来径去为贵。盖潴而复流,积而后泄,虽去亦不害,其为吉也。惟向前直去而局前并无池沼去水,绝无交锁,斯为大忌。若三横四曲,顾我复流,悠扬眷恋,似不忍去,此真是顾家水也。前顾家者,其发近而速;后顾家者,其发远而迟。其与过穴回抱等局相去不远,岂得以其顺格而弃之哉?

  流神聚水格(二)

  十八格唯聚水朝堂为第二。盖水为屠禄;乃富贵之枢机。故水神散漫无收拾者,不准不发,亦主败绝。是以古人论水不曰“荡然直去”,则曰“水无关阑而务得”。局前有水畜聚者,为吉壤也。此势左右砂头朝抱,而前面又见众水朝流,聚注成荡,却妙在来多去少,所通只东北一路,又绕青龙缠玄武,所谓朝于大泽、旺于将衰、潞而后泄之势也。垣局周密,众水聚堂,诚十全之大地,主百子干孙,朱紫满朝,享福三、四十纪,长、中、幼三房并发。但荡不宜太宽,则众人之水非我一垣之水,情泛而发,福亦不专矣。

  流神聚水格(三)

  元辰水从穴后分开左右两路,随龙向穴前合流而出,却又聚成河荡,左右砂角双朝抱,荡中间小砂或圆、或方、或长,横浮水面,交锁关阑,亦不见水口冲射。虽是元辰水向穴出流而聚畜汪洋,与元辰水直出之抛大相悬绝,主大富大贵,福力悠久。若穴前湖荡中无砂角拦截,亦不为害,只要有砂嘴左右拱抱为佳,不可以元辰水直流指为顺水也。《赋》云:“元辰水当心直,未可为凶。”只要湖荡畜之横案,拦之便吉。

  流神聚水格(四)

  此亦类湖荡聚砂格。而本身穴后界水既多,内气又足,与一片平坡者不同。

  流神聚水格(五)

  此势水聚明堂,两水拱于左右,与前横水合流,或过左,或过右,只通一路出去。穴前畜水成荡,内明堂龙虎重重拱抱,亦大地也。局前虽朝阳揖拜,只要下砂逆水插得紧密,似不容水神流去,则精神凝聚,不减众水朝堂之局,但只许仕而多赀,不许魁元科第,以穴前无秀水拱揖故也。内外堂有三、两重关锁,亦主有三、四十纪福力,子孙众多,荣华不绝,阅二纪后,贵虽不显而财禄丰肥,自能悠久,以水静专而不荡泄故也。 一水横拦格(一)

  《经》云:“好水如弓上弦,好砂如僧出定。”言水欲其弯抱,砂欲其端严之意也。又云:“水要弯环玉带形,抱身回绕坐专城。”又云:“外水如带,内水如勾,气脉完固,立伯封侯。”《碎金赋》云:“砂要裹砂穴不破,水要缠身气自全。”若外形如带而内直长,不能勾向于内,此似是而实非,所谓来不结咽,真气散也。此势局前界水弯抱如满月形。左右水又就身回抱,外堂垣局周密,坐下左右环拱勾折结咽,前合流分水砂,还气朝顾有情,穴之主百子干孙,福禄悠长,真大格局也。

  一水横拦格(二)

  《书》云:“穴看左右泽,水看左右砂,三阳看城郭,明堂看四角。”此势穴前环抱如带如弓,或从左聚,或从右贴,紧夹兜收,并无涣散,中间虽无支水插界,气亦完固。若或宽大,必须支水收聚,方能发福悠久。若局前更有曲水悠悠扬扬。或远或近,朝揖于前,不问左来右来,俱为秀局,主有翰苑声华之应。左秀倚左发长,右秀倚右发小,左右均平,则三房均发。

  一水横栏格(三)

  《书》云:“穴看左右泽,水看左右砂。”今局内紧身金鱼水分合,上前回抱,后有结咽,前有包乘,砂回,水就,诚美势也。又云:“砂要回头水要就,砂水弯环巧如带。”今局前水环抱如带,紧夹包裹,龙气有力,形势最佳,当面似有小反之象,亦不为害,可以人力改图。或内堂左右各开腮水插进以作内,即不觉其反矣。此地长、中、幼三房均发,福力悠久,数世不替。

  界水外抱格

  此势龙虎重重朝抱,局前弯环如弓,此形势之美者。然穴前左右砂角硬直无情,外形可观,内形觉碍。《赋》云:“内直外勾,尽可剪裁。”若以人力去其硬直,使成弯势,便是大地,不可以内形不足而弃之也。

  界水内抱格。此势局前支水插入,包抱左右,砂气紧拱,似乎有情。然湖荡在坐,下,砂角双双飞散,则前气虽收,后气不畜。前为外气,后为内气,外实内虚。此等地虽发小财,终无大福。官贵绝响,人丁虚稀。湖荡聚砂格(一)

  (双盘龙势一)

  砂水团亏势,有双盘龙,单盘龙。凡盘龙结穴,须砂水团绕,周旋婉曲,如云之团绕,方成盘结形势,而气聚不散也。若无委曲盘旋之势,虽回头朝应,究非盘龙结穴。此局左右客砂势如双龙重重旋绕,不啻云之护日,故名双盘龙势。又凡盘龙结穴,必得畜水于内。明堂或有小砂照应方妙。今局中有长短小砂,最为合格,得此形势,发福最久。以盘龙之地,无风吹水破之患也。或穴不尽真,纵不太发,亦不大败,房分均平,贵而不骄,富而不吝,男女贞洁,风声可慕,子孙节操自持,兼有三征九聘而不仕者,此皆气脉潜藏之应也。

  湖荡聚砂格(二)(双盘龙势二)

  儿砂水团云,多结盘龙穴。一条水出,一条水入,周围盘结,皆在局中。结穴外须要水宽聚成湖泽,其中涵得气脉溶活方佳。不然,便是裹头城矣。裹头城之水名巾帼水,穴气紧迫,不得流通,反成绝地。《经》云:“山囚水流,虏王灭侯。”即此义也。此图穴前湖泽汪泽,紧而不逼,穴之自能发福,子孙悠久,入孝出弟,禀性聪敏,或于巧艺中成名致富,以来龙不能曲秀故也。

  湖荡聚砂格(三)

  湖汉之间及浙直等处,地最低薄。古时开辟田地,多是填低就高,各因沙汰以成田,故多小砂攒聚成势之穴。然多大小不均,横斜不齐,零散而团簇者少。此等地亦有结穴,须要随砂详看砂头朝向何地,若见攒簇整齐、不疏不密便可。于群砂之中寻得中立之处,四顾有砂包裹藏聚,含畜不觉露风,此地极佳,‘主百子千孙,富贵悠久。其穴向当视小砂中处得来正面迎受方美。若小砂多而大砂远抱,终恐近身穿漏,必得穴砂左右有贴身金鱼水紧抱,以护漏风,则气益固矣。

  湖荡聚砂格(四)

  积水灌堂,聚畜成湖,或一、二顷,或八、九十亩,却于穴左右起砂,条条夹身,逆水插出,护卫区穴。或四五重,六七重,双双回头朝拱,形如勒马,其力量最重,是大地也。或以扰龙散漫过峡,来气不清而弃之,误矣。

  湖荡聚砂格(五)(亦名踢球势)

  砂形勾踢如马蹄,如靴头,如皮刀口,客砂包裹于坐下,穴前畜聚来水成湖,一水单缠元武而左转,两砂自相包裹,垣局完固,并无水割,亦大地也。水自有来,穴宜迎右堂,局端正不觉斜侧,立穴须正,受湖泽方佳。虽无盖砂照应,亦自成局。若聚水直长,便不可无小砂照应,盖明堂水喜横长如几,不宜直长如竹也。穴此者,富而且贵,子孙累代荣显,如元武水倒缠如羽堂而向前径去者,穴又以横受为吉。

  湖荡聚砂格(六)(名双踢球势,又名鸳鸯钩)

  左右两砂相顾,只只回头内张,湖荡中通过穴。如内堂畜水直长,须得盖砂护覆方妙。因左右各,自结穴,故曰鸳鸯垂钩。又其形与皮刀、靴嘴相似,故曰踢球。须就弯处向上立穴,力量始大,若侧插之,不能发秀矣。此地主科甲联芳,但宜因财致贵,或纳粟奏名。则后发文翰,官至腰金无疑也。左穴先发次房,右穴先发长房,主子孙繁盛悠久,孝弟忠信,若插穴太进,则气散不收,难以发贵,两穴同断。

  湖荡聚砂格(七)

  凡群砂辐辏有五势:有穴前聚水绕砂朝应者,有水聚明堂近砂夹辅两远砂拱卫者,有本身绵长直出荡外砂远应者,有湖荡中群砂围绕自相辐揍者,有群砂内聚而外有大砂包裹者,皆大地也。此局水聚明堂,得近砂衬贴,穴前有湖荡而远砂拱夹,外砂拱水,外水夹砂,其局势尤妙。若穴前更得远近砂参差呈秀,大富大贵。若左右拱夹虽多而前面无砂作应,则堂空无物,富而不显。

  湖荡聚砂格(八)

  荡泊之处多有结穴,如波心荡月,如雁落平沙,又如浮鸥点水,审而穴之,无不发福。

  湖荡聚砂格(九)

  洲泊湖荡之处,一望无际,中间或有小砂数百块,或数十块,大则六七亩,小则二三亩,见芦草间生,团簇一处,随于中间求看。内有大砂或十亩,二十亩,得支水插界,紧身包抱,左右小砂或长或短簇拥团聚。如蜂之从王,只只回头,拱向小砂;交钮如练之联属,重重叠叠,不见穿漏。坐下近局,有横砂以拦于后,穴前小砂点点如鸥浮水,横列如排班,倚列如衙队,分列如乱罗倒(索殳),团列如屯匝帅。有此形势,主威震边疆,为统军大将,或割据一方,或分茅立伯。若前有倒旗反砂,主出强梁之人。

  湖荡聚砂格(十)

  河泊之穴多有群砂团簇,或远或近,回顾朝应。中有一砂端肃整齐,四望左右前后各有长砂抱之,只只回头顾穴,如大将之坐营,而众军之执戟屯列也,如官之坐衙,而吏卒之排班唱喏也。四畔与湖荡相去或半里或一里,视远若近,而群砂纷纷拱卫,若在目前如拜如揖,如俯如伏,整齐端肃,而坐下又有横砂架拦于后,绝无渗露。如此形势,主昨土分茅,富堪敌国,百子千孙,福力悠久,更主世出孝义忠良。

  湖荡聚砂格(十一)

  群砂辐揍,众水聚堂,左右各有长砂二、三重,抱卫两旁。砂头向前回顾,不硬不直,又不反背。坐下有横砂托后,中间有一支水界出,龙虎坐实中立。向前远砂左右趣堂,势若排衙,如拱如揖,中含湖荡。外有远山或长砂盖照,湖荡宽阔,中有小砂,如星如月排列在前。此形势之最胜者也。主富贵绵远,出宰辅,产英贤,万子千孙,世所罕有。

  湖荡聚砂格(十二)

  湖荡数十顷,中间突起二三片地,大者数百亩,小者五、六十亩,团簇拱聚,面面相顾,砂角兜转,只只回头,如众马聚食于槽者。然即于中间审认何砂端正及支水有无,若有界割支水结咽分合,件件明白,的有确证,便看明堂左右如何。若朝抱有情,荡水收进,畜于穴前,以作内明堂。局前更有远砂盖照.湖荡虽大,视之不觉散漫。转觉垣局周密,乃大地也。灾之,至富堪敌国,贵并王侯,以湖荡中精神独擅,莫能分受故也。至于世代之远近,以砂水朝揖之多寡为断,故砂水朝拱,愈多愈妙。

  湖荡聚砂格(十三)

  此势前面湖荡横盖千顷,局后空旷无涯,却得支水横架成局,穴前又得小砂盖照,不致忭阔散漫,便觉精神完固。此等形势,不必问水之去来,但当审气之聚结何如。穴之,富贵双美,福力不可量也。

  湖荡聚砂格(十四)

  前后各有长砂横架,左右各有直砂包乘,中间却得小横砂,或三、四、亩或七、八亩,并无支水插界。藏于众砂之中,左直砂,角角回抱勾搭,包抱左右前后,水虽四穿八绕穴中,视之毫无渗露。正如车轮之凑合,团簇周密,众砂环向,不敢反背,则真气聚矣。凡看地,先要看左右前后朝向何处。若砂头只只向内,即于中间不倚处立穴,砂之大小无论。设砂有反背,或向内,或向外,或反跳,便非真气所聚之地,不必求穴。全在目力,纵观湖泊之处,多有小砂,或二三十块,或一亩,或二、三亩,或五、六亩,团簇抱聚,中间包含湖荡。其砂点点印于水面,如浮鸥泛水之状,而小砂之外却有长砂周围包裹于其中,左右前后见水穿绕。而外亦有大砂、长砂角角包裹,不见缺陷,便成极美局势。随于中间认出一中砂,头面整齐,前后左右小砂虽零散而实朝顾,攒簇拥护,不远不近,不疏不密,既无鹅头鸭脚之形,而外面更得大砂弯抱、周密完固者,即大局也。穴之,断主大贵。如中间虽有小砂,却无湖荡,含畜其秀而不露,主出文翰词林,但不甚富厚耳。

  曲水斜飞格(一)

  凡水来去,须要朝抱就身,尤要弯环委曲,来要之玄,去要回头缠绕。此势穴前左来右抱,似为可穴,然形如“之”字,虽见屈曲,而势如拽索,斜曲不秀。谓之斜来则可,谓之朝堂则非也。其右边去水虽就身转过成局,然不远即回,向左反跳斜飞,更不回头顾家,则去水亦似是而非。其贴身左右支水,纵裁割如画,穴之仅可暂发,不久即败,若误认水玄如带,是得一而废百也。盖水城固要圆抱,而来去亦宜朝拱。《书》云:“拽索曲斜来,此处莫安排。”又云:“水若回头号顾家,水不顾家家必破。”观此,而水之来去可例明矣。

  曲水斜飞格(二)

  凡来水须就身贴体,环绕周匝,若过穴而斜流,谓之斜飞。过穴而反去,谓之反跳。皆以其不能卫穴也。虽一边围绕,而一边或反或斜,穴气从此便泄矣。随聚随散,气不融结,纵能发福,亦不悠久。

  《经》云:“水才过穴而反跳,一发便衰。”若水自横来而过穴反去,则左右俱无水抱,虽有枝水兜收,全不聚气,穴之必祸矣。《经》云:“来不揖穴,去不拜堂,形势遇此,败绝如响。”正谓此也。左跳长房当,有跳小房绝。

  水城反跳格(一)

  凡水须要就身环抱,如带如弓,左右拱夹,则真气凝聚而结穴。抱东则气聚于东,抱西则气聚于西。《经》云:“界水所以止来龙,弯抱所以聚穴气。”此势穴前水反圈而上,犹如反弓仰瓦,左右不就身抱下,而反跳斜飞,其情实向前而不向后。穴之左右虽有支水夹护,似有情而实无情,似聚气而实不聚气。穴之,虽或暂发,终必退败。盖水最忌背城。《书》云:“背城反跳,徒流边配远方游。”如以支水回抱,遂认为左右拱夹而穴之,误人不浅矣。

  水城反跳格(二)

  凡真气所聚之地。其砂水必能归向留恋,则如拜揖回头,则如勒马俯伏,则如眠弓水象,则似之似玄,缠绕顾家,如不忍去。《经》所云“扬扬悠悠,顾我欲留”是也。若左来右反,右来左反,或前来后反,后来前反,及前来如倒书人字,后来如顺书人字,源头水尾并无兜收勾抱之势,名为四反之穴,主子孙忤逆,无父无君,父子兄弟相杀,小则劫夺村乡,大则谋反叛逆,杀身亡家,覆宗灭族之地也。左反主男人逃盗,右反主女子淫奔,前反主瘟疫,后反主火盗。前后左右俱反,主忤逆,遭刑绝嗣。切不可以四水交流疑为好局而穴之也。

  来水撞城格(一)

  此水或左来夹身从右而下,或右来夹身从左而下,穴前水如带如弓,左右又有支水合界,拱夹两旁。其大段形势似乎聚气可观,然必明堂左右有曲水来朝,方为美地。今局前来水,其直如箭,略无屈曲,则穴中真气又为来水射破。穴之者,虽发财禄,子孙必遭徒配。如左来右去,右来左去,或左右俱来而穴前分作两股流去,直出如箭,更无池河收畜,尤为不美。败家绝嗣,往往由此,学者审之。

  来水撞城格(二)

  此穴前弯抱如带,左右龙虎紧夹护卫,形端局正,似为结地,然必明堂水更得屈曲而来方抄。此地有三路水直冲穴前,谓之金鹅箭。

  《书》云:“曲则为朝,直则为冲。”此水直来撞城,为祸最烈。又云:“一箭一男死,二箭二女亡。”箭左损长,箭右损小,箭中损次。若见斜 冲,主子孙从军;如在杀方,必犯刑戮,甚而绝嗣。凡穴前见此直水,非池河受之,必横砂遮之,始能免祸。《经》云:“为人无后,多因水破天心。”正此谓也。

  界水无情格(一)

  凡看地,须要砂水朝抱,就身向堂,龙虎环夹方妙。《书》云:“大地却如羊见犬,双双回头不转正。”又如主人在座而仆从侍之,四面环遮亦如星之拱北辰焉。若龙虎直出,无所弯抱,形拟推车,谓之无情。《书》云:“水如直去推车形,砂不回头堂气散。”今此地龙虎直去,砂不回头,其明堂虽见聚水,而左石砂头直去,则水无含畜,堂气不聚,穴气不固矣。《经》云:“龙虎所以卫区穴,若不回头,其内岂有生气耶?”此即内砂似勾,亦不足取。时师见有龙虎出堂,便去指点,未有不误人者。《赋》云:“内勾外直枉劳心。”可不审欤!

  界水无情格(二)

  《经》云:“桌椅反张,手足握拽,败绝之藏。”又云:“官不供职,鬼不还气,件逆之地。”主父子分居,兄弟别离。《书》云:“砂分八字水斜流,田地不留丘是己。”

  界水无情格(三)

  凡寻平地与山龙不同,只要水来抱卫其左右前后,总宜委折屈曲,向内就身回绕。凡见直来硬过、不顾当局者,皆为大凶。虽有支水勾弯,亦不可轻为指点。《经》云:“荡然直去无关阑,其内岂有真龙穴?”凡弯曲回绕者,生气水也;荡:直不顾者,散气水也。《经》云:“生气尽从流水去。”正谓去水不宜直也。凡南来北去、西来东去、一直如箭、略无朝顾。如书“井”字、如画棋格者,中间虽有支水插界,皆似是而非。穴之,虽略能发财,然子孙件逆,兼犯徒流。久之,贫败绝嗣,瘟疫自刎,皆局势硬直所致也。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匿名发表